星期二, 9月 25, 2007

我搬了家!! 做村民! (錦田-周王二公書院-榕樹怪屋-二帝書院-便母橋-泝流園-清樂鄧公祠-長春園)

我搬了家!! 做村民! 因為想住大些,搬進了錦田水頭村,如果你是市區人會發現那裡是人間樂土。首先我住的村是個名勝村,有很多名勝古蹟,假日有很多外國人遊覽, 名勝介紹以如下:

假日約三五知已在家的天台BBQ, 打遊戲機, 未儘興帶他們到村內的鄉村俱樂部打war game,釣魚,射箭, 再行行名勝古蹟,真是令人愉快!! 右圖便是我家的位置.大概位於村頭呵,交通方便,門口有小巴去元朗西鐵。

周王二公書院
明末清初鄭成功據台灣等地反抗滿清,為了打擊南方沿岸反清人士接濟台灣,清政府在順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年下達了遷海令,封閉江蘇、 浙江、福建到廣東的海岸,全列作軍事禁區,其中福建和廣東兩省尤為嚴厲,強行將東南沿海五十里(今日來說就是整個香港、九龍和新界的範圍)的居民遷入內 地。居民因遷界而流離失所,不少屋舍殘破,農田荒廢。
康熙四年(公元一六六五年),廣東巡撫王來任目睹民間疾苦,上奏請復界;康熙七年(公元一六六八年),王來任病卒,但遺疏仍力陳遷界的弊 端和遷民流離失所的苦況。同年秋,兩廣總督周有德奉命勘展邊界,亦深感遷民之苦,乃上疏請先展界,然後設防。經周、王二公的倡議,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 年),雖然海禁令尚未廢除,船隻仍不能出海,但准許居民可以陸續遷回故地。
復界後,錦田居民因感周、王二公之德,在康熙二十三年(公元一六八四年)在水頭村建「周王二公書院」,以為紀念,並在書院內教育族中子弟,培育人材。書院屬兩進式,中為天階,旁有走廊,並設有廚房,與門廳毗連。院前則有大片空地,為舉行太平清醮地方。
榕樹怪屋
位於水尾村鄉公所外的樹屋,是遊人必到之處,事關由百年老樹和石屋混合而成的景象,可說是大自然的藝術傑作,從遠看樹屋的樹幹生長得茂密非常,然而細心近看的話,便會發現大樹的盡頭藏有一間小石屋。
這棵大樹是清初屋前所種,後來因清政府因鄭成功反抗滿清,為防止沿海百姓造反,強行將東南沿海五十里的居民遷入內地,屋主被逼遷走,樹隨住 時間不斷生長,更將石屋「吞噬」,形成此趣怪奇景。遊人只要走到樹下,恍如棲身於天然涼亭下,為遊人遮風檔雨。該樹屋亦見證當年遷界對百姓的不良影響。


二帝書院
二帝書院位於錦田水頭村,由錦田鄧族興建。鄧族早於十一世紀已開始定居於錦田一帶的肥沃平原。相傳二帝書院建於道光(一八二一至一八五○ 年)末年以供奉文昌和關帝,並提供講學及教學之所。二帝神像原供奉於書院附近的風水塔。該塔相傳能幫助族中子弟高中科舉,但其後遭拆卸,村內十六名士紳遂 籌組鄧二帝會,負責建造和開辦一間以二帝命名的書院,供奉二帝。二帝書院純作教學用途,故結構簡單實用。二帝書院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法定古蹟,修繕工 程於一九九四年底完成,現已開放供市民參觀。
開放時間為星期三、星期六、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九時至下午一時及下午二時至五時,逢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星期五及農曆年初一至初三休息,免費入場。
便母橋
建於康熙四十九年(公元一七一○年),錦田水頭村流傳這麼一段孝行故事:
話說清代鄧氏家族中,有鄧俊元、鄧彥年兄弟二人,原居於水頭村外泰康圍。他們幼年喪父,靠寡母克勤克儉,含辛茹苦養育兄弟倆。各自成家後,彥年搬到水頭村去,母親則跟俊元住在老家。但母親記掛兒孫,每天兩地往返探望。途中要涉水過錦田河,不免濕身,十分不便。兄弟二人辛勤工作多年後,薄有家產,後來為了方便母親渡過錦田河探 望孫兒,便從福建漳州聘請精良工匠,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建「便母橋」,方便母親外,益及村民。經歷六年時間,這道以六條大花崗石製成的石橋終於建成。雖然便母橋已經飽歷風霜便,但想不到數百年後仍非常穩固,可見當 年鄧氏兄弟對母親的孝德。遊人可藉此體驗中國傳統的「孝義」美德。如今橋畔築有涼亭及公園,當年兄弟建橋時所立之碑,仍立於公園內,孝行值得表揚。

泝流園
又名知稼堂的泝流園,位於錦田水頭村村口,由鄧權軒於一七七五年興建成學校之用。泝流園為兩院式建築物。廟內懸掛「父子登科」牌匾,為記念鄧鳴鷥及鄧廷柱兩父子先後成為武舉人。


清樂鄧公祠

水頭村內的清樂鄧公祠,為紀念鄧清樂所興建的,為錦田鄧氏四間祠堂之一。建造年份已經不可考證,但中廳「恩成堂」牌匾相信是在一七九四年所書,足證祠堂至少已有二百年歷史。

長春園
長 春 園 位 於 錦 田 水 尾 村 內 , 建 於 一 八 七 零 年 。 長 春 園 為 兩 進 式 設 計 建 築 物 , 為 武 舉 人 的 學 堂 , 亦 因 為 此 原 因 , 庭 院 放 有 三 把 鐵 造 關 刀 。 長 春 園 亦 曾 用 作 祠 堂 之 用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