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30, 2009

苦練 Minuet in G


這首來自巴哈的作品 Minuet in G , 真是耳熟能詳的曲。
其實我還在 Prep grade 階段, Miss 還未教深的曲, 但我實在太喜歡這首歌了...
所以苦練下可以彈奏起來, 但我看回自已還須有空間大量改善 (有兩個 note 彈錯了 @@)
我想下次可以彈更好更有感情....

以下是有關巴哈的事跡 :
來源於 : http://www3.ouk.edu.tw/wester/composer/bach.htm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德國


 

音樂之父
        巴哈家族 200 年間音樂人才輩出 , 尤其以世稱大巴哈的約翰 . 薩巴斯坦最為出類拔萃 , 他不僅是巴洛克時期歐洲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 同時也是西洋音樂的開山鼻祖 , 故也有 " 音樂之父 " 之稱
 
        巴哈早年於穆爾豪森的聖布拉修士教堂擔任管風琴演奏者 ,   1708 年到 1714 年間任職威瑪宮廷 , 擔任管風琴演奏者及宮廷樂長 , 1717 到 1723 年間再轉任安哈特的柯恩宮廷為合唱指揮及宮廷樂長 , 1723 年任萊比錫聖湯瑪斯教堂合唱樂長之後即長留斯地直到去世
巴哈生前以管風琴的即興演奏風靡當世 , 就作曲而言 , 他的創作大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意即以管風琴為主的 "威瑪時代 " , 以器樂曲和管絃樂曲為主的 " 柯恩時代 " , 以及以清唱劇及聖頌等宗教音樂為主的 " 萊比錫時代 "
 
        巴哈在樂史上雖然享有極其崇高的地位 , 但是離世之後他的音樂曾一度式微 , 幸賴孟德爾頌等 19 世紀初萊比錫音樂家的大力闡揚 , 才能輝煌於今世
巴哈一生中結過兩次婚 , 第一任妻子是他的表妹瑪麗亞 . 巴巴拉 , 瑪麗亞為巴哈生了七個孩子 , 瑪麗亞因病去世後 , 巴哈再婚 , 第二任妻子安娜為巴哈生了十三個小孩 . 巴哈的二十個孩子中 , 有十個不幸夭折 , 但有四個成為作曲家 , 他們分別是威廉 . 弗里得曼 . 巴哈;卡爾 . 菲利浦 . 艾曼紐 . 巴哈 " 別號柏林巴哈或漢堡巴哈 ";約翰 . 克里斯朵夫 . 腓得利希 . 巴哈 " 別號布克堡巴哈 " 以及約翰 . 克里斯倩 . 巴哈 " 別號米蘭巴哈或倫敦巴哈 "
 
        巴哈從沒有想過要保存自己的作品 , 而且在他在世當中他的作品幾乎沒有出版過 . 幸好第二任妻安娜將巴哈的作品一一騰寫留存下來 , 我們現在才有機會聽到巴哈的音樂
 
        1747 巴哈年前往柏林探視前妻之子艾曼紐時 , 受到普魯士腓德烈大帝的熱烈款待及厚賞 . 1748 年開始創造最後的傑作 " 賦格的藝術 " 後 , 本來就有問題的眼睛開始惡化 , 經過二次開刀後仍舊失明 , 於 1750 年 7 月 28 日死於腦溢血
 
        在所有的樂曲巴哈淋灕盡致發揮了他的天才 , 尤其管風琴曲 , 聖壇曲及室內樂留下了好多傑作 , 也得當時尚很幼稚的鋼琴奏法提昇到今天的水平 . 尤其在作曲方面 , 以拉摩所定的十二平均律音階為基礎創作更偉大音樂形式 , 完成了近世式複音音階的最高形式
 
        巴哈的音樂種類與數量繁多 , 共計 1080 號,第一首是第一號清唱劇,第 1080 首是賦格的藝術 . 目前所使用的巴哈作品編號為 1958 年德國音樂學者史密特 " 巴哈作品主題目錄 " 所定之 Bach - Werke - Verzeichnis " BWV " 編號

星期一, 9月 21, 2009

Grandfather's Clock 你阿爺個鐘




這是一首我最鐘意彈的歌:
Grandfather's  Clock 你阿爺個鐘

放上 Youtube, 先發現中間有 2 個 note 沒有間距時間, 可能背譜關係, 記不起那段了...

20/9 再彈多一次再放上去youtube, 今次好些了...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IItKOWucao

歌曲,歌詞及作者介紹:


lyrics & music by Henry Clay Work(1876)
 有著哀傷的歌詞及憂鬱曲調的這首童謠,是於距今120年的1876年於美國製作完成。作者Henly Clay Work是十九世紀美國相當有名的作曲家。
 My grandfather's clock was too large for the shelf,
So it stood ninety years on the floor;
It was taller by half than the old man himself,
Though it weighed not a pennyweight more.
It was bought on the morn of the day that he was born,
And was always his treasure and pride;
But it stopp'd short, never to go again
When the old man died.

Ninety years, without slumbering (tick,tick,tick,tick),
His life seconds slumbering (tick, tick, tick, tick),
It stopp'd short never to go again,
When the old man died.

In watching its pendulum swing to and fro,
Many hours had he spent while a boy;
And in childhood and manhood the clock seemed to know
And to share both his grief and his joy.
For it struck twenty-four when he entered at the door,
With a blooming and beautiful bride;
But it stopp'd short, never to go again
When the old man died.

My grandfather said of those he could hire,
Not a servant so faithful he found;
For it wasted no time, and had but one desire
At the close of each week to be wound.
And kept in its place not a frown upon its face,
And ist hands never hung by its side;
But it stopp'd short, never to go again
When the old man died.

It rang an alarm in the dead of the night
An alarm that for years had been dumb;
And we knew that his spirit was pluming for flight
That his hour of departure had come.
Still the clock kept the time, with a soft and muffled chime,
As we silently stood by his side;
But it stopp'd short, never to go again
When the old man died.
在一個英國的Piercebridge的地方,一對名叫 Jenkins的兄弟開著一間叫做George Hotel的旅館。在旅館的大廳站著一座直立的鐘,這個大鐘非常非常的準時,直到有一天兩兄弟裡的哥哥死了,本來精確報時的大鐘開始變慢,先是好幾天少掉 一分鐘,再來一天慢掉一分鐘,然後是一天慢了好幾分鐘。鐘錶匠試圖來修理這個大鐘,但是都徒勞無功。

就在兩兄弟裡已高齡九十歲的弟弟也死的那天,這個鐘也停了,再也沒走過。雖然旅館的新主人試圖再叫人來修理時鐘,但都失敗了。而這個時鐘似乎成為旅管理一個神祕的標的物。於是他們便把他留在大廳的角落,安安靜靜地。

Henry Clay Work是在大概1870年代從美國到George Hotel住過。在那裡他知道了這對兄弟的故事,這給了他靈感。等到他回美國後,他開始寫一首關於這個大鐘的歌與故事。為了讓歌詞個人化,他便決定將歌詞 中的人物寫成一個老人,並指出這個老人便是他的祖父,因而這首歌便取名為,祖父的時鐘。